北京知名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作者:紫紫
来源:行动派
(id:xingdongpai77)
7月26日,或许是这届奥运会最让人“痛心疾首”的一天。男子双人十米台跳水失误丢金,体操男团、女子举重55公斤级等项目也一一与金牌失之交臂。而人们的情绪,在晚上的#乒乓球混双夺银#热搜中达到了顶峰。比赛现场,许昕和刘诗雯难掩失落。有人谴责不公,有人彼此安慰,但最可怕的,是还有人在破口大骂:“乒乓球不是闭着眼都能赢?我们怎么会输给日本?”“刘诗雯今天太拉垮了,完全不在状态”“许昕根本不适合打乒乓球”看到这些令人气愤的言论,再反观刘诗雯道歉说“对不起大家”,我不禁在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运动员被骂」竟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不断用苛刻的标准要求运动员,并肆意地对他们进行绑架?被网暴的00后冠军与她的“认怂”队友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赛为中国赢得了奥运首金。这位00后女孩,就读于清华大学,在领奖台上举起双手比了个心,握枪的手还装点了可爱的珍珠美甲。喜气洋洋的开门红气氛里,所有人都在极力称赞她的青春可爱。但铺天盖地的赞誉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她就经历了一场来势汹汹的“网暴”。有好事者特地翻出杨倩去年12月发的一条微博,里面的四张图都是她自己收藏的鞋子,其中大部分都属于NIKE品牌。于是,键盘侠们开炮了。“跪族女孩滚出中国”“英雄你不配,格局就这么点,走走走”谴责和冷嘲热讽不绝于耳。夺得首金这天,“世界冠军”一秒便沦为了不爱国的“跪族”。然而那些谩骂的人不会去想,在她发布这张照片时,“新疆棉”事件尚未爆发;当时的她不过只是想要随手分享日常,记录生活罢了。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杨倩还是默默删掉了那条微博,并设置了浏览权限。我真的很难想象,她那天的心情,有多么复杂与寒心。杨倩夺冠尚且如此,错失奖牌的队友王璐瑶更是遭到了无数唾弃。比赛失利后,王璐瑶发了条微博:「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配图是她的自拍,着装是一身睡衣。——原本只是正常的抒发情绪,却因输掉比赛被赋予了“不要脸”的意义。“三年后国家队有你的位置吗?整个自拍照啥意思?亮相呢?”“太想红了吧?”“你就是这个态度跟祖国人民说话的?”一条接一条的质问,让王璐瑶不堪重负,只能删博、道歉。喷子们不会知道,被骂得一无是处的王璐瑶,是亚洲气步枪锦标赛的个人冠军、团体冠军是年全国射击个人锦标赛的冠军也是中国国家射击队在这届奥运会的终场选拔赛亚军在职业生涯数据统计里,大大小小17次比赛,她获得了9次第一。但仅仅因为一次失利,一张自拍,她就成了令国家蒙羞的“罪人”。而这也让人不禁后怕——若杨倩没夺冠,那她如今被夸“可爱个性”的珍珠美甲,是不是也会被怒骂成“花里胡哨”?是不是也会被当成失败的“把柄”?在奥运会提倡“更高、更快、更强”的时候,越来越多人却开始利用“唯金牌论”绑架奥运健儿们。拿到金牌,有可能被扒遍所谓的“黑历史”;错失金牌,更是不配得到鼓舞安慰,不配有私生活,不配发泄情绪,只能获众人痛骂。他们拿着“只能赢不能输”的所谓信念,利用随时都能掀起风浪的大众舆论;把运动员们当成了“夺冠机器”,容不得他们有一点纰漏。可是,运动员就不是人了吗?运动员就没有成为“普通人”的时刻和权利吗?“你可不能输啊输了我就给你寄刀片”夺冠时鲜花掌声蜂拥而至,离场时烂菜臭鸡蛋呼啸而来。——这是“中国飞人”刘翔堪称悲壮的退役史。为中国田径创下过那么多神话的他,与赛场的告别并不体面。年的北京奥运会,他的赛服上印着“”的号码。——13亿中国人,56个民族。背负着沉甸甸的期待,他走到跑道上,最终却因伤病,不得不提前宣布退赛。年伦敦奥运会,他再次踏上赛场。这次,他没有退赛,但还是因脚伤意外摔倒,最后只能一瘸一拐地单脚跳到了终点,亲吻栏杆,含泪告别他深爱的赛道。连续两届奥运扑空,数不清的唾骂声蜂拥而来。“影帝”、“骗子”、“懦夫”之流的论调包围了这位曾经的冠军。在遍布全国的口诛笔伐中,没有人知道,早在年复出开始,刘翔就一度因为跟腱酸胀,而无法进行正常训练。也没有人关心,那时的刘翔早已患有“滑囊炎”,病痛会导致他的跟腱逐渐变脆,变得没有弹性,如果发力拼命跑,则会直接导致跟腱断裂。教练孙海平曾痛哭流涕为他解释,可声音太过微弱,因为狂热的人们从来只在乎金牌与结果。但刘翔也并非没有拿过非常优异的成绩啊。他总共参与了48次世界大赛,战绩是36金6银3铜。他是第一个在直线跑道上击败黑人的黄种人,打破了“黄种人不能拿奥运前八”的魔咒。然而,人们谈起他,却终究只记得他在伦敦奥运会的失利,以及在北京奥运会的“不战而退”。曾经的“体操王子”李宁,也有过同样残酷的经历。年,大龄带伤的李宁,勉力走上了汉城奥运会的赛场。状态明显不佳的他,在比赛中出现了接连失误。跳马项目站立不稳,在鞍马项目做托马斯全旋时甚至掉了下来。从地上站起来后,李宁选择了面向观众,站定微笑,示意告别。这一笑,是体育生涯的结束,也是举国谩骂的开始。回国后,他开始不断收到观众寄来的子弹、刀片、上吊绳。在那个网络暴力尚未兴起的年代,他的信封里藏着无数人送出的最恶毒的诅咒。其中一封信,是这样写的:“输了还笑,丢尽中国人的脸”。“李宁小伙儿,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上吊吧!昔日的“王子”,顷刻间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时隔多年,李宁提起奥运会的那一笑,说:“失败可以让人说我李宁技术不行,但不可以当众痛哭,让人家说中国人没有风度。”但人们只记住了鞍马之耻;却毫不在意他萎缩的肌腱,肩关节里的药物结晶,带着全身病痛换来的金牌,以及风度背后强忍的难过。还有名噪一时的“洪荒少女”傅园慧。年里约奥运会,她在女子仰泳比赛获得铜牌,步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成为了人人追捧的泳坛新星。然而,这束高光消逝的速度,就像来时一样迅猛。当傅园慧因身体状态屡次与奖牌擦肩而过后,她也没逃过被围攻的命运。“菜是原罪”,“心思都拿去上综艺了,不好好训练”……——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如别人所言那么“菜”,我只知道,她上综艺,是用了极少业余时间去的;她在休息时间,主动去游泳馆一次又一次地训练,以至于肩膀重度积水,身上总是遍布抓痕......记得曾听过一句辛酸又讽刺的话:「中国需要的是冠军,而不是运动员」。可,不是只有金牌才能证明努力,更不是没有奖牌就等于不务正业。体育竞技优胜劣汰无可厚非,但运动员也不是常胜将军,只是一群普通人。在人们看不到的背面,他们有数不清的伤病,疼痛,无奈。错失奖牌,他们比任何人都遗憾难过,为梦想尽力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痛,没有人会比他们自己更懂。而那些拜高踩低、将运动健儿视作过街老鼠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可怖又让人心寒。中国人总是热爱造神然后毁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很容易陷入“造神-毁神”的狂热循环中。运动员夺金,那就是“神”,要被吹捧、被聚焦;运动员失利,那就是“该”,要被鞭笞、被唾弃。但,这本就是一种病态啊。类似的悲剧与闹剧,我们已见过太多太多。一个普通人,在一夜之间被塑造成“神”。而当“神”暴露了平凡人的一面,稍有一点不如大众的意,就会被群起攻之。在疫情期间成为全民偶像的张文宏,讲了一句“吃粥没营养”,就被骂崇洋媚外。80岁高龄仍坚守抗疫前线的钟南山,前脚被夸“国士无双”,后脚就因儿子腰间系了条爱马仕皮带,被痛斥不够清贫朴实。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一度被誉为点亮女性教育的“伟大母亲”,“反对做全职太太”的言论,却让她遭受了无数的质疑和围剿……严歌苓在《芳华》中写道:“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诚然,做英雄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他们披荆斩棘走来,没有被一路的重担压垮,却能在顷刻之间,被不明所以的人用目光和口舌诛杀。与其说是“神”背叛了大众期待的叙事,不如说「毁神」满足了无数人的龌龊心理。一群宵小之徒,企图把那些高洁之士从高处拉下来,看着他们摔落地面,然后安慰自己:他们也不过如此而已。而我们对这种恶行的纵容,确实该停止了。不要再把过高的期待强行加诸于他人身上,又根据只言片语对他们妄加揣测。不要再因为一件事把人捧上神坛,又急于狠狠地把他们摔到地狱。不要再理所当然地认为运动员就应该夺冠,英雄就应该是圣人。请允许他们消失在舆论暴力中,自由地做回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并给予他们真正的尊重与理解。这,才是这个时代对“英雄”最好的安慰。
作者:紫紫,责编:恰恰。本文首发于